2008年11月22日星期六

谨防4万亿拉大区域经济的鸿沟

据中央电视台报道,自国务院提出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后,地方政府投资热情之高空前,一周之内,各地政府也纷纷宣布大规模投资计划,据统计,目前各省市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10万亿,远超国务院设想的拉动地方和社会投资规模达到4万亿元的目标。

中国当代经济史告诉我们,政府每一次“对冲”经济周期的扩张性政策,如果不能科学估计负面效应,其后遗症对经济健康的杀伤力和影响的持久力不容小视,98年积极财政政策造成的中国经济多方面的失衡症状,大概需要几代人去消化。因此,面对中央政策带动下的地方政府投资热潮,大方向是值得肯定的,但不能不以历史为鉴,对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防患于未然,走出“一方面解决问题,另一方面又在制造更大问题”的发展误区。

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其“非均衡”,最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失衡,城乡之间的失衡,地区之间的失衡,分配格局的失衡等。“国十条”在维护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,根本宗旨显然在于解决中国经济的“非均衡”状态,达到经济元素之间的和谐状态。基于此逻辑,结合目前的信息数据和各地方财力,我们认为,对本轮地方投资热潮,要警惕的是拉大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已经失衡的状态,而区域差距的拉大,对于中国经济持久健康发展的抑制效应,已经让我们大吃苦头。

从各省目前公布的数据看,除了云南报出的“2008年至2010年5年共投资约3万亿元”让人诧异之外,其他各省区报出的数字,比如,广东2.3万亿,上海8000亿,北京1万亿,河北5889亿,吉林4000亿,海南2070亿等等,基本和其经济实力吻合。西北五省和西藏目前还没有看到具体的数据,但肯定和广东、上海等经济大省不敢相提并论。这样,如果这些投资落实到位,我们可以想象,五年之后,东部经济大省和中西部的差距和失衡状态不仅没有缩小,反而肯定会进一步拉大,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题,如果再加上投资的乘数效应,也许差距更大。

“国十条”的精髓是通过民生和经济转型,增强经济的内需能力。从各省目前的投资方向来看,铁路、公路等基础设施工程依然是大头,民生鲜有超过15%的。从民生的历史欠账而言,经济落后地区的状况远远比东部发达地区严重,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住房等社会保障方面,差距更大。更需要利用这次中央投资的机会弥补差距,而不是进一步加大,这应是“国十条”的应有之义。而要改变这种区域的失衡状态,靠地方自身显然无法解决,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差距太大。

从资金来源而论,“国十条”确定的4万亿投资,可以认为有三个基本来源:一是中央财政投资,大概不会超过三分之一,中央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来解决;二是地方政府的投入,这笔钱怎么来显然很关键;三是银行贷款以及民间投资。中央的一块无需再论,就地方政府需要跟进的资金而言,尽管目前各地宣布了庞大的投资计划,但究竟有没有这笔钱,或者这笔钱怎么来,是问题的关键。撬动民间投资,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明显。从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来看,在地方政府不允许发债的情况下,除了预算外的土地收入,最大的可能仍然是银行贷款,而如果地方政府争相攀比,通过银行贷款融资,则引发银行坏账的可能显然很大。

这样,无论是地方投资的重点是基础设施,还是民生,在中央投资有限的情况下,如何避免地方投资进一步拉大区域经济失衡的状态,不仅考验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,更考验中央政府在公共政策方面的决策能力。

“国十条”的一个指导方针是全国一盘棋,这不仅在政策层面,更在资金的配置方面尤为重要。不能否认,东部投资对于GDP增长的意义,但就中国经济的本身而言,这种区域失衡对其长远的发展显然极为不利,中央应该对此早做预案。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中央在资金投入方面区别对待,“有保有压”,当年西部大开发的倾斜政策应该仍然适用于本次规划。在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,一定先要改变规划本身的“失衡”。另外,就投资本身的空间区域而言,中央要站在中国经济全局的高度鼓励打破区域,对于东部跨区域的投资,无论是政府投资,还是民间资本,在政治和经济层面都应该有相应的成绩回应。这样,一方面可避免区域失衡的进一步加大,另一方面,也可以避免西部地区为了争相攀比,而让银行和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。

没有评论: